如何解讀銷售通道的分析數據?

如果你已經很熟悉 Sales Funnel,這篇文章可以讓你瞭解如何在 Onion Analytics 找到你想要的資訊。如果你是電商新手,這篇文章會解說 Sales Funnel 其中的各種數據,為你戴上「數據分析的眼鏡」,從今天起,你就能夠開始洞察出這些數據背後所代表的涵意。準備好要開始囉!

什麼是 Sessions

首先,我們先來說明上圖中的 A- 24 sessions 代表什麼意思:你可以將 session 理解為商店的參觀人次。當一位客人進到你的商店,過程中他可能逛了好幾樣商品,直到他離開為止都計算為一個參觀人次,也就是一個 session。如果同一位客人上午跟下午都來逛你的店,那就會計算成兩個參觀人次。至於中間間隔多久會視為兩次呢?一般常見的設定是 30分鐘, Onion Analytics 也是沿用同樣的慣例。

Awareness 數據的意義

接下來,在解說 Sales Funnel 的 6個階段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 B. 198 這筆數據與 sessions 之間隱藏了什麼樣的訊息?

一般常見的分析工具會有 page views 這項數據,而 B. 198 是 awareness,除了 page view 還多增加 collection views 以及 search count,我們除了要想辦法提高 awareness 的數值,更要重視 198 awareness / 24 sessions 的數字。當這個數字越高,代表你的商店內容越能夠吸引客戶的眼球,客戶更願意花時間來探索你的商店。

銷售通道的六個階段

我們根據 Shopify 的商店流程將 Sales Funnel 分為以下六個階段,有些軟體或理論會將 funnel 分成 4層或5層,無論分為幾層,都是同樣的目的:讓我們能夠清楚地辨別出「客人從進入商店到結帳」的過程中,有哪裡部分需要我們花心思去改善,提供顧客更棒的體驗。

下面這張表格列出 OA Sales Funnel 每一層所包含的行為:

AwarenessView landing pages, view collection pages, and search keywords.
InterestView product pages.
ConsiderationAdd products to cart, view cart.
IntentCheck process.
EvaluationFill in payment info.
PurchaseComplete the order
註解:Sales funnel 的基本概念就是:觀察行為,並且對應其背後可能的意圖。

圖示與描述

為了讓使用 Onion Analytics 的你們能夠更直覺地記住每個階段所代表的涵義,我們為每個階段挑選了適合的圖示(上圖的 C),建議你花一點時間熟悉每個階段所包含的行為。

如果忘記了也別擔心,在 App 裡只要將滑鼠移到圖示上方,就可以看到文字說明。

轉換率的計算方式

最後來看 D. 以及 E. 兩種數據,D 所代表的是以整體數據為基礎的轉換率:

我們以第4層 Intent 為例 ⇒ 3 / 198 = 1.5%

而 E 則是僅以上一層數據為基礎所計算的轉換率:

一樣以第4層 Intent 為例 ⇒ 3 / 14 = 21.4%

你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要分成這兩種計算方式呢? 因為通常越下層的統計數據會下降的很快,假如第四層的 3 提升至 5,在 D 的算法僅會從 1.5% 提高至 2.5%,而在 E 的算法則是從 21.4% 提升至 35.7%

當 Awareness 的數字越大時,從整體轉換率 D 會很難看出 Sales funnel 最末端的進步,這時候,參考 E 的數據可以讓我們更精準地掌握轉換率優化的成效。

最後 ...

我們之後還會針對銷售通道的各個階段分享更多實用的文章!

如果你想在第一時間收到我們新發佈的文章,歡迎你在 X 或 Threads我們會優先將新文章的訊息發佈在社群媒體,Email 則是每週最多 1~2封。

我們希望以最不打擾大家的方式,支持每一位 Onion Analytics 的用戶持續成長!
願您都能心想事成,財富順流湧入!

What are your feelings
Updated on 7 月 10, 2024